纳兰性德是什么品质?
纳兰性德品质是:身虽富贵,但不恋官场,不贪功名,甚至想摆脱世俗纠缠,做闲云野鹤。属风雅之流,脱俗之士,但对朋友却有情有义。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殿试中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授一等侍卫衔,多随驾出巡。
王国维是怎样评价纳兰性德的?
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: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,以自然之舌言情,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,故能真切如此,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。 意思是:纳兰容若用自然天真的眼来观察周围事物,用自然天真的语言来抒发情感,这是由于满人刚进入中原,还没有熏染汉人的风气,所以能这样真切,从北宋以来,只有他一人而已。 扩展资料: 1、纳兰性德 (清朝词人) 纳兰性德(1655年1月19日—1685年7月1日),叶赫那拉氏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人,清朝初年词人,原名纳兰成德,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。大学士明珠长子,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。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殿试中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授一等侍卫衔,多随驾出巡。
纳兰性德的词在词史上的地位?
《纳兰词》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,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。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,清新隽秀、哀感顽艳,颇近南唐后主。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,他曾说:“花间之词如古玉器,贵重而不适用;宋词适用而少贵重,李后主兼而有其美,更饶烟水迷离之致。” 此外,他的词也受《花间集》和晏几道的影响。
纳兰性德是清词三大家之一,及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,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,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 他的词以真取胜,写景逼真,词风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。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。 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.拟古决绝词》,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,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心易变”,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没有地位 纳兰性德的诗词都很柔情,我比较讨厌他的诗词风格,可能女性都比较喜欢他的诗词风格,但是对于我来说,他的诗词对我毫无帮助。我只觉得纳兰性德的诗词都很矫情,当然许多文人都很矫情,只有文学少女才会喜欢纳兰性德这样的人,而我并不喜欢他。
纳兰性德的创作在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从清末一直到民国初期,对纳兰性德《饮水词》的研究和对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的研究都很显赫。 因为他们的思想和作品符合反对封建专制,要求自由民主的时代思潮,所以“兰学”、“红学”被尊为两大“显学”。 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,关于纳兰性德的研究基本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。 20世纪 80、90年代以来,纳兰性德越来越被学界所重视,也有了很多研究成果。
后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有哪些?
晚清词人况周颐在《蕙风词话》中誉其为“国初第一词手”。 近代学者王国维给其极高赞扬:“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,以自然之舌言情。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,故能真切如此。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 意思是:纳兰容若用自然天真的眼来观察周围事物,用自然天真的语言来抒发情感,这是由于满人刚进入中原,还没有熏染汉人的风气,所以能这样真切,从北宋以来,只有他一人而已。
纳兰性德什么水平?
当时的顶级水平。 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“国初第一词人”,他的创作风格多种多样,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,时而清丽自然,时而雄浑磅礴。纳兰性德在诗、词、文三方面都颇有造诣,其中词的成就最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