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是耳大尾小吗,?
驴是耳大尾小,这是跟其他动物的大小比例而讲的,比如马和驴都是拉车拉犁用,大小用途都差不多,相比较驴的耳朵就比马的耳朵长,人们骂人耳朵乖,还骂你是毛驴耳朵?但马的尾巴就比驴尾巴又长又粗,也倒不是肉尾巴能长多少,主要是马尾巴上的长毛就又多又长。
农村地里比蝈蝈大的叫什么?
纺织娘(学名:Mecopoda elongata)是螽蟴科、织娘属昆虫。 大形,体长50-75毫米(达翅端),体褐色或绿色。头顶、前胸背板两侧及前翅的折叠地方黄褐色。头短而圆阔,复眼卵形,褐色,位于触角两侧。触角线状细长,褐色,有些环节有棕黑色斑点,由很多环节组成,超出翅之末端。触角窝前有一弧状隆脊,前胸背板褐色;有两条浅黄色长棘状突起。后足发达,比前足和中足长;腿节成锤状,并有粗的凹的缺刻; 下缘有一排刺,其末端两侧各有一刺。胫节细长,横断面成三角形,在其棱上都有一列刺,胫节末端有数个强大的刺;附节4节,后足跗节下有一棕黑色的垫,第1跗节,第2跗节两侧有一纵沟。前足胫节靠基部有一个长卵形窝状的听器。翅发达,前翅约为其体长2倍以上,前翅略短于后翅,中贯粗大的肘, 前翅前缘往往有纵列的黑褐色的斑纹。静止时左翅摺叠于右翅上。雄虫下生殖板末端有三角形缺刻,雌虫产卵器长,但比其身体稍短,成军刀形,末端尖锐。纺织娘栖息于凉爽阴暗的草丛中。 成虫于夏、秋季间出现。白天常常静伏在瓜藤枝叶或灌丛下部,黄昏和夜晚爬行至上部枝叶活动和摄食。为植食性昆虫,喜食南瓜、丝瓜的花瓣,桑叶、柿树叶、核桃树叶、杨树叶等。鸣声如“轧织,轧织”声。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地区及中国和日本的南部地区。
根据猜测可能种类是避日蛛。 2 该种为避日蛛科,避日蛛属下生物,无毒有攻击性。 3 该种满足与蝈蝈类似,个体比蝈蝈大,脚比蝈蝈多的条件。
驴头长还是马头长?
马的脸比驴的长一些 驴体格高大,结构匀称,美观,体型方正,头颈躯干结合良好。毛色分三粉(鼻周围粉白,眼周围粉白,腹下粉白,其余毛为黑色)和乌头(全身毛为黑色)两种。 马体格匀称,四肢长,第三趾发达,具蹄,第二、四趾退化,仅余退化的掌骨和跖骨。四肢高度特化,肱骨和股骨很短,桡骨和胫骨很长,尺骨和腓骨均退缩。 第三趾发育,掌骨非常长,而趾(指)骨则比较短,单蹄。颊齿高冠;上臼齿釉质层褶曲精细。
骡和驴的外貌有什么区别?
一、品种不同 1、驴:驴。 2、骡子:马和驴的种间杂种。 二、外形不同 1、驴:驴的形象似马,多为灰褐色,不威武雄壮,它的头大,且耳朵长,胸部稍窄,四肢瘦弱,躯干虽短,但较长于四肢,因而体高和身长不相等,呈小长方形。颈项皮薄肉厚,蹄小坚实,体质健壮,抵抗能力很强。 2、骡子:骡的体型外貌,介于马和驴之间,不算独立物种。与马比较,头稍长而窄,耳长、颈短,鬣毛稀短,前胸窄,鬐甲低,腰部坚实有力。尻部短斜,尾毛上部短;有的个体后肢无附蝉,被毛多为骝、栗、黑色。 马骡与驴骡在外貌上相似,但容易分辨,一般地说驴骡的耳朵稍长,马骡的耳朵稍短;驴骡的尾巴稍短,马骡的尾巴稍长,有的驴骡由口角到眼下缘的距离比马骡短,而眼距较宽;有的下唇较长,尾毛少,尾的上半部毛更短,运步轻快,蹄高似驴。它们的体格大小决定于双亲的体尺,但受母体影响较大。一般的骡体高150厘米左右,大型骡为150~170厘米。 三、品种起源不同 1、驴:马和驴同属马属,但不同种,它们有共同的起源,互相交配均可产生种间杂种—马骡和驴骡。驴起源于非洲,非洲野驴为现代家驴的祖先。驴被驯化很可能发生在5000年前。 2、骡子:骡作为役畜的出现,远晚于马和驴。中国在2400~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虽已有骡,但当时被视为珍贵动物,只供王公贵戚玩赏用。至宋代尚不多见。明代以后方大量繁殖作为役畜。中国山东、陕西一带产的大型骡在国际上享有盛名。1914~1916年间曾向英国输出山东等地的大型骡供军用。
骡长得比驴大,又比马强壮。驴的形象似马,多为灰褐色,不威武雄壮,它的头大耳长,胸部稍窄,四肢瘦弱,躯干较短,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,呈正方型。颈项皮薄,蹄小坚实,体质健壮,抵抗能力很强。驴很结实,耐粗放,不易生病,并有性情温驯,刻苦耐劳、听从使役等优点。马 驴 骡